域名不卖,勿扰!

读书笔记:把时间当做朋友

最近几年一直想不通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找到了答案。最受启发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如果要摘录喜欢的内容,可能整本书都要摘录下来。下面只做了一点摘录,有空会重新再读几遍。


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任何任务都最好或必须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之前完成,即,任务都有一个最后期限。而且,只要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不管是否已经开始执行,最后期限就在不断迫近,因为时间永不停歇。

“最后期限”在英文中对应的是“deadline”,一个特别生动形象的词:届时未完成者死!

死亡本身其实并不可怕,面临死亡的过程才真正可怕。

一切靠积累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尽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也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它隶属于你,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分清主仆很重要。我们可以用下图来描述“无意识地受大脑控制”与“有意识地控制大脑”之间的区别。
电影《美丽心灵》的主人公原型约翰·纳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广为人知的“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病”的人。换言之,纳什通过挣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大脑,不再被自己大脑中的幻觉所控制。
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著名的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残酷对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 Viktor Emil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大多数人对其自身的满意程度从15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这大抵是不再无知无畏造成的。从那时起,一个人慢慢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微不足道,进而开始在所谓的理想和扭曲的现实中拼斗、挣扎,直到45岁左右才渐出苦海,曲线开始上扬。这就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智,观察、感受、思索、理解、实践、回顾,直至恍然大悟或者误入歧途的时间——30年。

总的来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无限欲望,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再往大一点说,生活本身就不完美。谁的生活不是磕磕绊绊?谁在死去的时候没有一丝遗憾?现实如此,只能接受。

强调一次,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而后,我们只能不断地尝试着去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会平添无数的焦虑。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当人处于焦虑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另外,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的状态下做出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把它们记下来。

与外界的无谓比较,让每个人凭空多出了一个根本不属于自己的目标,动辄被自己的理想绑架。很多人(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工作态度本质上是“骑驴找马”。基于种种原因(主要是概率问题),人们往往对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并不满意。很多人都心怀梦想,有一个“无论如何早晚都要从事的梦想职业”,而不幸的是,很多人正因如此最终沦为平庸之辈(有例外,但这例外太少,几乎可以忽略)。

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从一个人开始从事一个职业的那一瞬间起,只要足够认真、努力,他的能力就会不停地积累。如果这个人实际上向往的是另一个职业,那么他的所谓“梦想”几乎必然使他在当前这份职业上心不在焉、无甚积累。其实,世界上80%以上的职业并不过分依赖天分,更可能甚至几乎只依赖积累。天长日久,这个人在当前的职业中将逐渐落后于那些认真做事的人。但此时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奋起直追,反过来,更可能的是把“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当作借口。

从某种意义上理解,“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人成熟”之类的话纯属胡说八道。显然,在顺境中更容易成功,而且很多磨难根本没有必要——这更可能是失败者对他们自己一生都未曾有机会体验的成功以及成功者“意淫”式的猜想而已。失败者永远没有机会了解成功的真相,因为人最容易受自身经验的限制,而不曾有哪怕一点点成功经验的人更无从摆脱自身的局限。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真正的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这些年我遇到的几乎所有优秀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方法究竟是什么稍后再说,这里先说说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的判断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理解这种现象貌似不难,但在清楚地理解后还能平静地接受就不那么容易了。无法接受这种现象的人到今天也还随处可见。对那些无法接受现实的人来说,其实只剩下一个选择——逃避。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第欧根尼,在意识到资源稀缺的时候选择了逃避,而他采取的逃避方式是限制自己的主观愿望。第欧根尼对这个世界说:“你不是资源稀缺吗?那我不消费了。我没有欲望总可以了吧?”所以,他主张清心寡欲,累了随便找个木桶住下,饿了到垃圾堆里找点剩饭。他也喜欢享受,但是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进而只享受真正零成本的所谓“消费”——例如晒太阳。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从表面上看也好像确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总是显得从容不迫、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的原因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1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即20%;而对一个50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1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₀,即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

所谓“三思而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的3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A leader takes people where they want to go. A great leader takes people where they don’t necessarily want to go, but ought to be.

一不小心看穿了教育本质的人如若再稍微脆弱一点,就会无比失望,甚至绝望。我们无法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只大猴子在卖力地“教”一群小猴子——要是一只大猩猩教一群小猴子倒还强一点。可以想象,那些最终进化成人的小猴子,一路上要经历多少残酷的磨难?!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这里提到的“写作能力”,不是写小说的能力,不是写诗歌的能力,不是写剧本的能力,也不是写散文的能力,只是写作能力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我国的教育把语文和文学过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至有时忘了文字本身最重要的意义。文学,只是文字应用众多领域中的一个而已。

这个事实也许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但静下心来想想,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真的少了一部《红楼梦》或者《西游记》,实际上并不会影响今天人们坐飞机出行、用互联网查资料、饿了吃饭、病了吃药、困了睡觉。日本没有渡边淳一、大江健三郎也一样可以有索尼这种超级企业;美国没有梭罗和海明威,一样可以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超级大国;英语今天主宰全球的原因并不是英国有莎士比亚、培根、狄更斯和柯南·道尔。我国的语文教育忘记教会学生如何用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将来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中国人做不出Linux,做不出维基百科,写出来的网志大多是无病呻吟的心情日记。请注意,我并没有任何鼓吹“文学无用”的意思,我只想说:从人类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除了“文学”,文字还有更多其他的责任,如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等,而且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为重要。

权威的意见可能更加准确,可是,权威也好、专家也罢,滥竽充数的实在不少。为此我们不得不常常采取“求人不如求己”策略。这也展现了一个无奈的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任成本极高的社会。

钱理群先生曾回忆道:参见《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钱理群著,第185~187页。
一九五八年……当时《中国青年报》报道:贵州省金沙县(中国最穷的地方)一个社创造了单季亩产水稻三千零二十五斤的纪录。几天之后,《人民日报》报道:甘肃省某社在二分五的山地上,一青年突击队创造了亩产马铃薯一万七千四百一十斤的全国高额丰产纪录。紧接着,《人民日报》报道:河北省静海县陈官屯用五天时间建成一个水利发电站。《浙江日报》报道:浙江省一个多月发展的民办学校达八千五百一十六所。新华社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五亩小麦产二千一百零五斤。一天后,湖北省谷城县东尼社宣布:亩产二千三百五十七斤,创了新纪录。两天后河南卫星社又放第二颗卫星:亩产三千五百三十斤。四天后,河北省临漳县红光社又宣布亩产高达三千六百五十斤。同一天,同属湖北谷城县的星光社宣布创四千三百五十三斤新记录。二十天后,河南省西平县和平社又宣布,达到亩产七千三百二十斤。一个月之内神奇般地上升,各路诸侯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天”。到九月一日一颗特大卫星把全国人都惊得目瞪口呆:河北省徐水县宣布,亩产山药蛋一百二十万斤,要创造一棵白菜五百斤,小麦亩产十二万斤,皮棉亩产五千斤,全县粮食亩产二千斤的高产卫星。《人民日报》报道,徐水人民公社将在不远的将来把社员们带入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仙境,这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王国的时代,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毛泽东非常兴奋地跑到徐水,问:粮食产这么多放到哪儿去?肉产那么多,怎么吃呀?这一句话使全国都疯了。中国人的想象力就充分发挥了。由全国大炼钢铁,全民大产粮食到全民写诗。到处是赛诗会,异想天开,奇思狂想。吉林省八积垒赛诗会上,一人朗诵:“今年是个丰收年,秋后粮食堆成山。不知粮食打多少,压得地球乱转圈”。又有一个高声叫道:这不算啥,听我的——社里麦穗插云间,麦芒刺破玉皇殿。麦根扎到龙王庙,吓得东海波浪翻。掌声刚起,又有人喊道:听我的——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做梦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当时在北大读书,也卷入了这样的狂潮。订计划一天要写几百首诗,整夜不睡地写,比谁大胆,谁善于狂想、做梦。

这就是差别。前者往往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却“一无是处”、“碌碌无为”,后者却在同样的时间里“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高升”……后者逐渐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占据更大的平台,最终与前者成为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

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为之奇怪并慨叹,“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然后戏谑道,“实际上,他们确实死得很快。”
Most people would die sooner than think — in fact they do so. 
— Bertrand Russell,In The ABC of Relativity,1925,P.166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那些今天已经被弃用的概念并非一无是处。哪怕是那些今天已经被证明为错误的东西,在人类的求知过程中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进步过程从本质上看其实就是不断地“试错”。然而,如果一些概念在早就可以证明其无效、无用,甚至在只能造成曲解和误导的情况下依然被坚持使用,就是非常荒唐的事情了。中国历史上五行、八卦、风水之类的概念就是如此,即便它们早已不是具备“适用性”的概念,依然有很多人基于种种目的、种种原因、种种诉求,把它们死死抱住,让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死灰复燃。


几乎所有的学习困难和思维困境,都是因为之前在学习基础概念的时候不加重视造成的——没有例外。

华盛顿等人想明白了“三权”是可以分开的,造就了今天的美国;

邓小平弄清楚了“政治”与“经济”是可以分开的,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有程序员琢磨出“内容”与“表现形式”是可以分开的,于是,在“超文本标记语言”之外有了“层叠样式表”,整个互联网随之改变……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首先,成功者其实没有必要、没有义务,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述所有的细节。相信我,如果仅仅用财富、权力、地位来衡量成功(即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么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数不尽的磨难,同时,也往往充斥着大量不可告人的细节。

若是为了爱情,歌曲算个屁;若是为了生命,爱情算个屁。

人性中究竟有什么东西如此“邪恶”(这里并非贬义,只表示负面),如此顽固,如此普遍,如此让我们无可奈何呢?答案很简单——恐惧。恐惧又会带来另一个更有杀伤力的品性——懦弱。

人们总是喜欢用善恶区分一切,但这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有意义的区分是“强”与“弱”。在很多时候,所谓的善良,只不过是懦弱的表现。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有恐惧。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事实上,“勇气需要培养”这句话里面的“培养”不如换成一个更朴素的词——积累。

“我要是有钱就好了!”——可是你没有钱。所以,用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你能解决的问题。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语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As for me, all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

Each new generation born is in effect an invasion of civilization by little barbarians, who must be civilized before it is too late. 

读书,其实不见得一定要有目的,随意闲翻同样有益——有用的知识经常是偶然获得的。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发现,读书偶得的知识不仅多,而且非常重要,只不过很多人因为片面而又肤浅地理解“人生应该有目标”而失去了这些机会。

人生苦短,如果成功太慢,那么幸福必然减半。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钟道隆先生很坦率地说:“为了学会英语,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坚持每天听写A4的纸20页,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晚上开会晚了 也要补上。从1980年1月31日到1983年2月我调离沈阳为止,三年内写了一柜子的听写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电子管收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2本(因为我不断地在上面写和画)。”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相对于坚持,方法有多重要呢?很多时候,哪怕说“方法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实也不是特别过分。更何况,所谓的“好方法”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适合这个人的方法,放到那个人身上,很可能适得其反。换言之,适合所有人的方法很可能根本不存在。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将宝贵的时光虚掷在不停地寻找方法上,是一件非常可笑却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和幸福也同样很多,只不过它们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无数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能获得的快乐和幸福,而他们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可是,时间却不会仅仅因为结果无法被人们承受而倒流,时间的属性决定了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拥有从头再来的机会。有些人仅仅因为这样就开始寄希望于来生来世,这是相当可悲的。当然,还有更可悲的——有些人寄希望于下一代,而不顾自己的经验完全是“错误的经验”,只是单纯而又愚蠢地认为自己的经验毕竟是“多年的经验”……

一个人觉得“幸运”,是因为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一个人觉得“不幸”,是因为他的欲望遭遇了落空。

爱默生说:“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与此相关的一个有趣现象是,真正的“赌王”都不相信运气。他们不是因为“运气好”而常胜,他们之所以赢多输少,只是因为他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并且计算概率。他们只想办法赢,从来不赌。反过来,那些相信运气又好赌的人,却永远得不到善终。

Shallow men believe in luck. Strong men believe in cause and effect.

千万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

我们也恰恰因此而崇尚努力。尽管法兰克·奈特曾提出一个相当正确的观点:“努力”相对于另外两个因素——出身和运气——是最无足轻重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现实的例子:有相当数量的人都确实通过“努力”改变了他们自己的“运气”,进而改变了他们后代的“出身”。

这些被公认为优秀的人,往往并不“低调”,也不“平易近人”。他们不是故意这样做的。他们无意去惹恼身边那些在他们看来“平庸”的人,只不过他们无形中有这样的体会:与这些人交流,沟通成本太高。这些人当中不多见的那些心态平和者,一般都是经历了波折,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保护自己。他们发现,有些误解根本没机会解释。于是,他们开始“谦虚”,他们学会“低调”,他们显得“平易近人”。

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会拥有有效的人脉。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认为是优秀者。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自卑不是缺点。该自卑的时候就要自卑,这才是正常的。优秀的人更容易自卑。
嘲弄别人“弱”往往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而真的“强”是不需要证明的

在任何竞技活动中,如果准备不足,而心肌不够强大、肺活量相对较差,又怎么可能仅仅通过“深呼吸”就可以改善运动机能呢?所以,那些“如何克服缺点”的说辞不仅愚蠢,甚至可笑。

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前面说过,自卑原本只是正常的感受,不过是被定义成了负面的而已。与此相似,如果认真思考,我们会发现所谓的“虚荣”也是每个人再自然不过的愿望,却同样被定义为负面。

现在看来,这些博学之人不见得是在“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将其写出来的,他们很可能是为了写出来才去搜索、积累,并发现了那些令我们惊奇的内容。当然,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自己也会经常被自己的发现吓一跳,要不怎么会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样的慨叹呢?

我索性在维基百科和Google上做了更多的功课。这下我才知道,原来现在科学家们对所谓的“潜意识”也有了更多简单明了的科学解释。人类大脑中的灰质所储存的各种信息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很难超过12%)是有序存储的,这部分被人们称作是“有意识的”。而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碎片是无序储存的,甚至是很难通过意识直接调出的,这些往往就是被人们称作“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部分。梦境就是潜意识存在的最基本的证据。

随着信息输入量的增加,大脑会因为需要而主动生成新的灰质细胞。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灰质细胞。而由于颅腔的大小是有限的,于是,灰质细胞的增加最终会导致灰质的密度越来越高,这亦会令灰质细胞之间由神经元连接起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所说的“融会贯通”现象也就有可能出现——那些原本貌似毫不相干的信息现在有机会被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所谓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那些大脑中存储的信息量超常地多的人。这些人总是可以“融会贯通”,看上去也就超常地充满“智慧”。

很多人讨厌死记硬背的想法是肤浅的。

李敖曾戏谑道:妓女不需要靠性欲来接客,作家不应该靠灵感来写作。

前途有限,后患无穷


比如,跑步是最有效的减脂方法,但是大多数人跑步时使用了错误的方式。他们一上跑步机,就把速度调到65以上,咚咚咚拼命跑,10分钟之内已经上气不接下气,跳下跑步机之后只剩扶着把手喘气擦汗。事实上,有氧运动的前20分钟,消耗的主要是身体里的糖,30分钟之后消耗脂肪的比例才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可见,他们这样的跑法,永远不会有效——除了让自己感觉很累之外。当然,“累”这个事实,会给他们造成一种幻觉——我一直在努力。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据统计,人类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长:刚出生的时候,每天要睡20小时;3岁之前,每天要睡14——15小时;3——6岁,每天至少要睡12小时;7——15岁,每天要睡8小时左右;15岁之后,每天最好能睡上6——7小时。当然,有些人年纪很小就开始失眠——他们睡得很少,显然会因此不健康。
不过,面对这个貌似“无解”的问题,我仍然没有放弃尝试,并最终开心地找到了可堪一用的解决方案:我把自己夜间的睡眠时间缩短到4小时;然后,在中午12点左右,想办法找个合适的地点打盹30分钟;到下午18点左右,再找个地点打盹30分钟。这样,我削减了3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样精力充沛。

另外,不要觉得优秀的人不需要自己的帮助,其实我们总能发现,优秀的人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帮助。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人在潜意识里都清楚,帮助优秀的人给自己带来的回报很可能会比帮助一般的人更高。相信我,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做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才不肯积累,不愿积累,甚至不屑于积累。

相信积累的力量,本质上就是相信复利的力量。不要以为“一年365天,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的收获就是365点,这是莎士比亚的算法——他认为应该用简单加法。而实际上,如若真的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下来,收获最终很可能是P(1+i),其值取决于每天进步的量(i)和起步时的实力(P),这是夏洛克的算法——指数级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不只限于一代人的努力。事实上,积累的信念甚至可能遗传。耐心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耐心的孩子,相信积累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相信积累的孩子。事实简单明了。

在今天这个相对更加公平的商业社会里,相信积累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财富和成就。想象一下富裕家庭能给孩子创造的环境,再对比一下贫困家庭能给孩子创造的环境,足以看出,从整体上来讲(注意,个别的反例并不能说明整体上的问题),贫与富的区别可能造成巨大的智力差异。
哪怕是在一些看起来不太可能的领域中,积累也起着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男人要为自己40岁之后的长相负责。(After 40 every man gets the face he deserves.)”这其实不无道理。一个人过了一定的岁数之后,长相其实不那么重要了,甚至会被另外的东西完全替代——表情和神态。表情和神态是一个人内心的折射,几十年的积累足以使一个人的内心变得“不俗”,于是,表情也就跟着“从容”、神态也跟着“睿智”。
如果能够彻底理解积累的重要,相信积累的力量,那么再进一步,就只有一个结论了:越早醒悟越好。
我们遇到的尴尬,大多都是自找的。过去犯错误,现在就要承担后果。这就好像黑帮片里的常用台词说的那样:“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为了将来不再面临尴尬,必须改变今天的观念和行为。要坚信积累的力量,即便遇到了尴尬,即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如果觉得积累已经来不及了,那就接受现实吧!想想看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可以改变,找到能改变的领域,采取积累的策略,这是唯一的方法。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过去埋单。

版权共享,随意转载:云破天开 » 读书笔记:把时间当做朋友

1 评论

4+9=

  1. 孤军奋战

    这文章字体看起来很舒服,可能是大的原因吧

    来自河南
    回复